时间:2022-12-08 16:34:24 | 浏览:3417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人民网济南8月25日电 (逄鑫珊) 作为临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山东加紧打造立体多元,日趋完备的临港运输服务体系,建成了疏港公路、疏港铁路、长输管道、水水中转等多方式、立体化的集疏运系统;陆海联动、海铁直运,让企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实现了“绿色”发展。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呜……伴随着汽笛的鸣响,一辆由日照港发车的货物列车经临沂临港疏港铁路特钢园区站,车上满载的3500吨铁矿粉,将通过新能源集卡转运至临港经济开发区的高端不锈钢和先进特钢基地……
满载铁矿粉的货运列车抵达特钢园区站 (逄鑫珊 摄)
“这条铁路让园区内30多家企业的时间成本减少了三分之一,运输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一。” 疏港铁路特钢园区站副站长牟晋京介绍。
临港疏港铁路于2021年10月31日开通运营,连接临港经济开发区和日照岚山港、岚桥港等港口,设计线路全长25.836km,共设4个车站,1个线路所,目前,它既是临沂临港区高端不锈钢与先进特钢制造产业集群的基础配套工程,也是该区连接港口的铁路集疏运通道。
港口货物通过疏港铁路运送到临港铁路园区站再转运到各企业厂区,开启了临港陆海联动、海铁直运、多式联运的新纪元,进一步串联起临沂临港区精钢基地30多家上下游企业,形成直通港口钢铁运输快速通道,打通联运、转运衔接“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临港疏港铁路原材料运输超过260万吨。随着临港1400万吨不锈钢企业的落地投产,临港疏港铁路运量预计将达到5000万吨。
“铁路开通运营前,每天大约有2万辆到达临港开发区的大货车,货物主要是煤炭和铁矿粉,污染比较严重。”牟晋京表示,疏港铁路建成后,不仅交通压力大大缓解,且运输过程更加环保。 “由岚山港运到我们这里的矿粉,主要通过新能源车运送到企业,现在我们这里有150多台新能源车,零污染、零排放,电池5分钟之内就能更换完毕,可及时保证我们的货物转运,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
以换电站为例,目前,临沂临港区共有130辆重卡完成了换电模式,10个月时间共减排污染物310吨。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年服务3000台电动重卡换电使用,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万吨,节约柴油消耗2.1亿升,预计可实现收入41580万元。此外,区内公交、环卫市政车已实现主城区内纯电动车辆全覆盖,一场打造绿色运输示范区的绿色改革就此开幕。
为加快拓展港区综合服务功能,山东在港口规模扩大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现代物流、保税服务、金融贸易、航运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青岛港创建了“门到门”一站式全程物流平台,烟台港打造了从“海外矿山-港口-厂区”的铝土矿全程供应链体系。
据悉,山东省沿海港口目前已形成集装箱、油品、矿石、煤炭、粮食、商品汽车、邮轮、滚装等多个客货运输体系;2021年海铁联运箱量完成256万标箱,2022年上半年海铁联运箱量完成14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0.1%,稳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
自2013年以来,江淮汽车就与京东方一直保持合作,围绕miniLED、OLED等新技术保持了十分紧密交流,尤其是在乘用车、商用车等不同车型上都有大规模应用。据了解作为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研产销和服务于一体,涵盖汽车出行、金融服务等众多领域的综合型汽车企业集团,江淮汽车始终重视创新技术不仅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智能网联技术人才队伍;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苏华摄其中,重点建设五象站、南宁北站、南宁站站城一体化改造等综合枢纽,建成贵南高铁和南玉、南崇城际铁路,推动规划建设南衡、南合湛等高铁。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苏华摄顺应城市人口增长趋势,建设特大城市。
南宁铁路枢纽建设成就突出近年来,南宁市加快推动高铁通道建设,客货分离的“米”字形干线铁路网基本成型。南崇铁路、贵南高铁、南玉铁路等项目建成通车后,将形成桂西南地区新的交通大动脉,对促进中国—东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区域铁路网络、优化区域综合交通结构、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第12届东博会上,香港举办了中国“魅力之城”香港记者招待会、香港经贸交流会等一系列面向东盟、中国内地的经贸交流活动,与东盟10国的“魅力之城”一起,综合展示贸易、投资、科技、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发展和商机,美美与共、合作共赢。
农生文还详细了解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情况,强调要积极做好我市轨道交通相关规划和项目策划等工作,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更多支持,不断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覆盖面和服务品质,更好满足市民高质量出行需求。农生文强调,要高效推进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科学调度、优化工期,推动规划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投入运营。
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以来,南宁市公安局江南分局聚焦辖区突出案件特点,找准发力点深入开展综合整治、严防严控和重拳严打违法犯罪,强力推进“百日行动”攻坚战,取得突出成效。深入开展排查整治8月16日晚至17日凌晨,江南公安分局发起“百日行动”攻坚战集中大行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集中开展社会治安打击整治。
周先生是南宁市江南区街道办的一名社区志愿者,“护邕六号”行动启动当晚,他主动报名参加辖区派出所的巡防任务,配合民警开展安全防范提醒、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劝解等群防群治工作。社区志愿者周先生接受采访本次行动中,南宁警方进一步强化显性用警,广泛发动平安类社会组织、群防群治力量,在夜间人员密集场所,持续开展“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行动,及时打击、有力震慑现行违法犯罪活动,有效防范清除面上安全风险隐患,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23条举措促进滨海城市建设在临港新片区揭牌运行三周年之际,上海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有三方面合计23条举措,从产业支撑、城市建设和制度保障三方面,为临港描绘了下一步发展的“蓝图”。
中新社上海8月18日电(记者陈静)上海市生态环境局18日披露,部市协议签署一年来,生态环境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协作、构建超大城市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合作重点事项取得明显进展,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
在制造业方面,增长极功能显著增强,其中智能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片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张宏韬说,“面向未来,临港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上海将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前沿产业集聚区、打造新兴产业改革发展的创新试验区、打造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样板区三个方面重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