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一周年,京东物流没有天花板

时间:2022-10-09 15:02:35 | 浏览:637

上市一年,京东物流成了“无冕之王”2017年6月,刘强东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的时候,曾说过“未来物流行业只有京东和顺丰会胜出,其它的小物流公司会全部倒闭!”因为就在两个月前,京东物流刚刚宣布独立运营,并留下了五年收入过千亿的目标。细数下来,从

上市一年,京东物流成了“无冕之王”

2017年6月,刘强东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的时候,曾说过“未来物流行业只有京东和顺丰会胜出,其它的小物流公司会全部倒闭!”

因为就在两个月前,京东物流刚刚宣布独立运营,并留下了五年收入过千亿的目标。

细数下来,从2007年起刘强东宣布建立京东的自建物流,到2017年京东物流独立运营,再到2021年京东物流后独立上市。至今,京东物流已经走过14年的岁月。

距离这家公司独立上市也刚满一周年。那么,京东物流实现刘强东口中的豪言壮志了吗?

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年来京东物流的成绩,现在的京东物流几乎是用户心中的无冕之王,成了国内物流市场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先说营收数据,上市一周年,京东物流的营收成功突破千亿,1046.9亿的营收数据,同比2020年增长42.68%。今年一季度,在疫情迭起,远场电商失效的背景下,依旧拿下274亿营收,同比增长22%,其中毛利同比增长超5倍。

另一条十分重视的指标,京东物流的外部用户占比也有巨大提升,截至2021年底,京东物流的外部客户收入占比超56%,其中来自一体化供应链的收入占比达到70%。完美地完成刘强东之前提出的五年内部客户占比降至50%的目标。

抛开增长数据,京东物流还收获了另一样重要的东西,用户口碑。

5月17日,据国家邮政局报告,2022年第一季度,在全国9家全网型快递服务品牌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顺丰速运、京东快递和邮政EMS,京东物流的服务满意是有目共睹的。

前段时间刷爆热搜的“单向自杀式物流”更是给京东物流打下了良好的用户口碑,后续接连爆出的3000快递小哥援沪事件,更是给这件事再添一把猛火。

但这些都是虚名,真正能打动用户的还是实实在在的快递服务。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京东一边收购,一边自我进化,逐渐打造出了市场上独一份儿的物流闭环。

细数下来,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京东产发已持有中国物流资产合计共34.18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98.38%;在智能化仓配解决方案方面,京东独有的一体化供应链模式营收已超700亿;在末端网点配送和同城即时配送领域,京东还有几十万的快递小哥和达达集团。

再加上京东商城带来的商流,京东的物流产业已经走出了完全不一样的路线。和顺丰,菜鸟都不同,最接近的可能是美国的亚马逊。

但选择独立上市的京东物流,又和亚马逊物流有些不同,因为亚马逊物流长期的资本开支和费用投入并不以盈利为目标。而京东物流在达成营收目标的时候,还要接受盈利和资本市场的考验。

而盈利,就是京东物流一直以来的老大难问题。

赢得口碑,但还没征服资本市场

有一句话来概括京东物流的盈利之路,那就是成立十四年,烧钱十四年。在赢得市场口碑和布局物流闭环之后,京东物流却还没能征服资本市场。

以千亿营收为锚点,在超高增速的背后,2021年,京东物流拿下了156.61亿元的亏损数据。虽然今年一季度,7.98亿元亏损额度已经同比收窄了87.7%,但公司仍处于亏损的状态。

具体来说,京东物流依然录得亏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多项成本居高不下。2022年第一季度,京东物流的营业成本为259亿元,同比增长16.7%。

其中最主要的是员工薪酬福利开支和外包成本。一季度,京东物流运营员工的薪酬福利开支为100亿元,同比增长17.2%;外包成本为97亿元,同比增长10.8%。京东物流的钱有一大部分都花在兄弟们身上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京东物流在二级市场也自然也遭遇滑铁卢,目前最新市值亿港元,距离高点失去了2/3,唯一的好消息是并没有持续探底,在短期内有所回升,相比昨天,股价大涨6.25%。

可以说现在的京东正处于一个诡异的状态,在用户一侧是“深得民心”的服务口碑,但是在投资侧,却是一个始终无法止损的盈利黑洞。

该如何解释这种情况呢?熟悉的刘强东和京东的朋友一定早就见怪不怪了,因为按照刘强东一直以来的作风,对于京东物流的“烧钱大业”他可能一点都不在乎。

不仅仅因为烧钱是他的常规操作,更贴近本质的一点是,京东非常擅长朝着正确的方向烧钱。

这一点,结合前文提到的京东物流闭环布局,就可以轻易地得出结论,不断布局各类物流产业链的京东,更像是在打一场美团王兴口中的“无限战争”,不断扩展的商流和物流边界,需要京东物流走出这条不同寻常的路。

即使很难有投资者愿意在短期内为京东物流的烧钱行为买单,但坚定地找出自己认定的方向前进,一直是刘强东和京东的行事作风。

并且如果从期待值管理的角度来看,京东物流其实有意无意中给自己在资本市场留下较低期待值的印象,在这种背景下,一旦做出一些成绩,就会带来巨大的市场震动。

反过来说,如果一直以来都是“优等生”的形象,过高的期待值有时也会束缚住企业,比如,在2021年一季度,顺丰开年不利,因为短期布局过快而,转盈为亏,面对股价暴跌的局面,顺丰老大王卫不得不亲自出来向投资者致歉。

所以,刘强东带领的京东物流就显得比较讨巧一点,看似烧钱的京东物流,却并没有被亏损局面束缚住,反而继续朝着更大的方向扩张。

物流界的“无限战争”正在由京东打响。

还在扩张,京东物流没有天花板

就在京东物流发布一季度财报后没几天,京东的物流事业又开始扩张了。

5月23日,中国民航局发布公示称,江苏京东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于2021年8月经民航局批准筹建,且初步筹建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申请颁发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证。目前,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已完成对其初审,批准京东航空购买三架货机。

令人恐惧的京东航空要来了,并且除了完成初审之外,京东投资200亿的南通机场物流航运枢纽也在有条不紊的建设中,另一个京东物流芜湖机场项目更是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将开展试运行。

注意,京东航空成立的意义不仅给京东带来物流效率的提升,结合机场航运枢纽,京东物流的视角还在拓展到全世界,而刘强东的竞争对手也自然从国内物流公司,升级为全球物流巨头。

今年3月,京东物流新开通了“中国香港-巴西圣保罗”和“中国郑州-德国科隆”两条洲际航线。2021年,京东已开通深圳-曼谷、南京-洛杉矶、上海-纽约及合肥-伦敦等联通亚、欧、北美三大洲的货运包机航线。

除了向蓝天,向海外进发之外,在国内物流布局中,京东的物流业务进一步向用户身边,向近场电商靠近。

一季度,达达集团当季总营收为20亿元,在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74%,进一步朝着社会化物流平台进发,类似于短途版的“三通一达”。

可以说,从大物流的角度来看,京东的物流业务天花板比我们想象的要高!

但如果我们刨除仰望天空的浮华,再脚踏实地一点的话,京东最需要做的是整合现有的庞大物流资源。

虽然京东通过各种收购和布局,造成了一个物流闭环,但各项业务基本分属于不同的独立个体。

比如占股超98.38%的中国物流资产归属于京东产发,进一步增持股份的达达集团,被汇总到京东的财报中,3月份收购来的德邦物流则宣称“继续保持品牌和团队独立运营”。

如何将现有的物流业务布局有机整合在一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物流闭环。

以极兔为例,在去年豪掷68亿收购百世快递国内业务之后,极兔速递就陷入了半年的业务融合期,据此前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受极兔和百世业务融合影响,西安、上海、成都、黑龙江等地成为极兔/百世快件延误的重灾区。

据金融界报道,在物流布局中,京东已经在探索一种资本运作的合作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将中国物流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拆分,“京东产发持有、京东集团回租,京东物流及其他第三方再承租使用。”据悉,这种方式可以实现高效的物流资产变现。

除了业务融合之外,另一个就是押注技术变革了,在众所周知的无人配送技术之外,京东还不断优化供应链技术优化。

6月6日,据媒体获悉,“京东物控”推出两大创新方案,推动自动化、数字化建设。其中,轻量级自动化解决方案,可以降低客户自动化项目软件成本50%;数字仓储、数字工厂解决方案,使设备利用率提高5%、用工成本下降15%、能耗成本下降10%。

(图源:@物流头条)

并且目前京东物控已与14家企业签约生态合作伙伴协议,包括硬件供应商、软件服务商和交付伙伴等。

最后我们再回头来看一开始的问题,上市一年之后京东物流实现营收目标了吗?当然实现了。盈利了吗?当然还没。

因为京东物流,还在不停扩张自己的边界,并且短期内,刘强东的物流业务目标并不是盈利,因为他的目标完全不局限于此,而亏损也只是暂时的。

长期来看,京东物流要做的,是一场没有边界的战争,而刘强东的刀,还没有磨好。

作者:老电

相关资讯

人民银行天津分行推动投放交通物流行业纾困保畅资金超80亿元

来源:【津滨海客户端】津滨海讯(记者 战旗 张惺卓 报道 李楠 摄影)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积极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和撬动引导作用,推动天津市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受疫情影响的交通物流企业及经营者的信贷投放,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

大家议论的京东“自杀式物流”,是啥?

大家好,我是水皮,欢迎来到ESG报告厅,我们今天的话题是关于京东的“自杀式物流”。京东乌龙一个企业有没有履行社会责任,不光是看他怎么说的,关键是看他怎么做的。最近一段时间,上海的疫情全国人民都非常关注,尤其是保障物资的供应,更是重中之重。在

奇瑞否认被整体出售背后:十年未上市一直很缺钱,观致巨亏拖累

文|AI财经社 周长贤编辑|胡刘继10月9日中午,奇瑞汽车官方微博发布一则声明,试图为某行业媒体曝出的“奇瑞将被整体出售”的传闻划上休止符。该行业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奇瑞将整体打包卖给一家民营企业”,又表示收购方不是一般私企,而是大型

奇瑞欲按板块分拆上市

奇瑞欲按板块分拆上市6家企业争抢162亿元增资股份■本报记者 龚梦泽9月17日最新消息,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出增资扩股预公告。《证券日报》记者查阅公告显示,本次增资扩股包括奇瑞控股出让31.4%的股份换取83亿元以及奇瑞股份出让18.

释放上市信号,尹同跃操盘奇瑞新“资本局”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洋 濮振宇)9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奇瑞控股官方获悉,奇瑞控股董事长、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已就奇瑞上市做出最新表态:“增资扩股完成后,奇瑞已将加快上市工作提上重要日程。” 尹同跃的上述表态,并不令外界意外。去年,奇瑞汽

吉利、比亚迪、长城IPO多年为什么奇瑞不上市?

不久前,奇瑞新能源完成高层换防,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接替了李立忠,亲自出任奇瑞新能源董事长,此举被解读为与奇瑞一直以来筹备的新能源公司独立上市项目有关。更早之前,随着奇瑞完成混改,上市计划也被披露。资料显示,奇瑞汽车、奇瑞

奇瑞集团“上市阵容”再添新成员“埃夫特”科创板首发过会

4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2020年第15次审议会议召开,同意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埃夫特”)发行上市(首发)。这是继2018年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主板上市之后,奇瑞集团战略性产业孵化的又一

在南宁百货10板之后姚老板可能还有动作跟奇瑞汽车借壳上市有关

作者:广州塔顶最近南宁百货因姚老板入主的消息被拉了8连板,牛逼坏了。但今天不讲南宁百货,而是讲另一个姚老板概念——合肥百货。最近两年宝能收购观致汽车的消息炒得沸沸扬扬,这里就不再说了,而我将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则消息。宝能是姚老板,观致原来

联想新款YOGAT1智能眼镜将在双11上市,近视也能用

IT之家 10 月 14 日消息,据联想方面消息,新款 YOGA T1 智能眼镜将在双 11 期间上市,另外近视用户可以配相应度数的镜片使用。IT之家了解到, YOGA T1 智能眼镜即联想海外发布的 Glasses T1 AR 眼镜,搭载

日媒:最快明年7月,可治疗近视的眼镜将上市

(观察者网讯)近视大多是因角膜到视网膜的距离拉长、焦点出现偏差而引起,而亚洲的近视患者较多。据日经中文网12月31日报道,开发眼科治疗药和器械的日企——窪田制药表示,最早将于2021年下半年开始销售治疗近视的眼镜型产品。戴上以后,眼镜会将该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河池新闻头条网进口红酒品牌网TCL科技A股斯洛伐克旅游网斯特拉斯堡旅游网澳大利亚旅游网肇庆新闻头条网玉溪新闻头条网无名电影影评网吉安新闻头条网清远新闻资讯网报喜鸟A股保健品排名网保利发展股票奇瑞汽车资讯网今日铜陵免费起名神器茂名新闻爆料网专利注册申请查询网设计师学习网攀枝花今日新闻网萧氏免费取名网西凤酒股票网小糊涂仙酒股票网西双版纳旅游网宠物商机网平顶山新闻头条网桌球台球运动网火锅店加盟网官网新能源汽车网
中国物流信息查询网-全国十大物流公司排名、跨越速运、中远物流、国内物流公司排行榜、中国邮政、佳吉快运、中国前十物流公司排名、德邦快递、全球物流公司排名前十、新邦物流、宅急送物流、全球货运代理公司排名、远成物流、全球海运公司排行榜、物流单号查询、全国物流查询网。
物流信息网 shijianzi.cn©2022-2028版权所有